【资料图】
他逢科举考试竟遇原题,而且还经多家指点,但他告知皇帝要重考
我们现代人的生活的节奏大概就是从小考考考,在经历中考,高考等各种考试,才能跻身名校,争取到自己想要的生活,而这种通过考试进行选拔的制度,在过去的时候叫做科举制,而正是科举制的推行,使得民间的一大批平民子弟得以跻身朝廷,让自己的才学有用武之地。而相应的朝廷则因为这样才能获得一大批出身本来不好的人才。而在过去这种选拔可以说是也是非常复杂的,众多学子自然是希望寒窗苦读可以让自己成就一番功名。但有这么个人运气非常好,但是他之后做的事情可以说是难能可贵,他逢科举考试竟遇原题,而且还经多家指点,但他告知皇帝要重考。
大家是不是对这个人非常好奇呢?今天就让小编陪大家一起看一下这个人吧,他就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晏殊。说道晏殊,他是自小就有神童美誉。而在景德元年,江南按抚张知白知道他后非常赏识,就以神童身份推荐他。但晏殊并没有想通过这个身份直接跻身朝廷,而14岁的他选择了与其他众多考生一起考试,而他出色的作答也就得到了真宗赞赏。
然后在过了两天后,真宗亲自主试进士,就命令晏殊一同进行诗赋论试,而晏殊在看了看试题后,发现这个题他在之前就遇到过了,并且经过多家指点,自然回答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于是就请求换一个题,皇上非常喜欢他诚实,于是又给他出了一个新题。而晏殊这次没有遇到这个新题,就认真作答,结果答得依然非常出色。
晏殊后来也就在文馆担任了职务,但日子过得十分清苦。当时可谓是天下太平,而真宗就允许自己的臣下择日宴饮。而这可把一众人给开心的,大家纷纷互相展开了,到处开宴会,当时的皇都市场可谓处处酒家皆有游玩的欢声及休憩的官员。而这位贫穷的晏殊自然就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独自于家中钻研学习。
而皇上知道后,非常开心地任命晏殊为太子老师,认为在众多寻乐的臣子中,独晏殊一人不搞宴会,而且还是通宵达旦地学习,这样厚道认真求学的人是当太子老师的最佳人选。而晏殊到朝堂感谢皇恩时,在得知皇上心中所想,就没有避讳,如是说他并不是不喜欢宴会,而是因为自己太穷,不然有钱的话也就去了。而皇上也由此更喜欢晏殊。
在遇到考试碰原题的,我想大部分偷笑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还去找考官说你给我换考题,而被皇上因误解而得到赏识的时候,这时候更多人肯定会把这小秘密埋于心中,领旨谢恩,但晏殊就是这么一个老实人,但就是这种心性纯正的人,才能做得一手好学问,积累真才实干。读史使人明智,他逢科举考试竟遇原题,而且还经多家指点,但他告知皇帝要重考。
不知大家读了有什么感想呢?欢迎各位评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