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党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面分析国际科技创新竞争态势,深入研判国内外发展形势,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对科技创新进行了顶层设计,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并强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这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为我们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指明了方向。
自主创新是相对于技术引进和模仿而言的一种创造活动,主要通过内部能力提升实现技术突破。对于后发国家是否需要自主创新这一问题,曾经引发广泛讨论,特别是伴随着全球化浪潮和互联网技术的兴起,一些人认为技术也是普通商品,可通过市场和贸易途径获得,将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寄托于没有自主创新的“国际合作”。但是,与技术相关的贸易具有特殊性。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和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创新能力决定了一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与技术相关的经济活动往往关系到国家发展全局。事实早已证明,关键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是买不来的。一方面,创新能力包含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知识经验、创新实践等大量隐性知识,需要通过自主学习和实践才能获得和提升;另一方面,一些西方国家为了维持领先优势,不能容忍其他国家掌握核心技术后对其形成挑战,甚至动用国家力量打压后发国家创新发展。因此,虽然创新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经济活动,但是创新发展过程并非一个纯粹的市场行为。科技创新战略的选择决定着国家的发展前景,这就要求我们要将关键核心技术紧紧掌握在自己手里。
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我国研发投入保持快速增长,2022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到3.09万亿元,是2012年的3倍,稳居世界第二大研发投入国,研发投入强度从2012年的1.91%提升至2022年的2.55%;专利申请高速增长,2022年中国国际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7万件,连续四年居世界首位;在航天、深海、能源、交通、通讯等多个领域涌现出一批重要成果;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支撑作用显著提高,高新技术企业从2012年的3.9万家增加至2022年的40万家,贡献了全国企业68%的研发投入;等等。
也要看到,与建设科技强国的目标相比,我国科技创新力量比较分散,各类创新主体联系不紧密,科技创新相关体制机制还存在堵点,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影响着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和创新活力发挥。我国基础研究投入比例占研发投入比例仍然较低,研发投入结构有待优化;一些关键领域仍然面临“卡脖子”风险,影响产业升级和长远发展。还要看到,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风险增大,如果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将无法有效应对新的国际科技竞争,无法有效满足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更加重视自主创新,大力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坚持全面系统的观点,从体制机制上优化自主创新的制度环境。为实现中长期科技发展目标,要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组建创新联合体。要深化科技评价机制改革,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切实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确保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当然,我们强调自主创新和科技自立自强绝不是闭门造车,而是要坚持在开放的大环境中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特别是在人类共同面对的全球性问题上加强合作,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