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收藏服装到考入大学专门学习服装专业,从搞学术研究到学习传统制作技艺,从推广新中装到弘扬汉服文化,十多年来,省级非遗项目汉族传统服装服饰制作技艺传承人赵波将一片痴心交给了汉服,致力复兴这流传千年的美丽。
接下先祖的传承棒
被问起汉族传统服装服饰制作技艺在永清的源起,35岁的赵波娓娓道来:“北宋末年,我的先祖迁至永清县南岔口村,家里的女眷大都会裁剪;晚清时期,我的曾祖父绘制了一个《福本子》,记录了家族积累多年的服装服饰纹样;1987年,我的父亲赵永红、母亲赵庆芝在霸州市创办了‘永红制衣店’,加工制作传统服装及布艺品,这是他们第一次将传承了数百年的家族技艺带出家门。”
20年前,年仅15岁的赵波便跟随父亲的脚步,开始收集汉服。16岁那年,在天津,赵波第一次独自收集到一件清代宫廷服饰。上大学后,他更是痴迷于汉服文化,一有空就去附近古镇收集汉服。多年来,他不仅走访全国200多个古村古镇收集汉服2000余件(套),还将部分汉服一一还原再现。
在传承中亦有改良
“传统汉服包括首服(帽、巾、冠)、云肩、鞋履、荷包等。这件汉服是清代富贵人家的主妇穿的,面料是缎子,整体设计样式是圆领、对襟、大袖、左右开裾,非常低调,袖口上的打籽绣针法展示了旧时工匠的精湛技艺。”在采访中,赵波向记者介绍他收藏的一件玄色缎绣蝶恋花纹夹氅衣。
赵波介绍,汉服的制作过程分为设计、选料等15道大工序、上百道小工序。一套传统汉服礼服的制作周期少则3年,多则5年,制作汉服不仅需要匠人长期的经验积累,更需要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匠心”。
赵波说:“我们不会丢弃传统,色彩、款式、面料的选择都符合中国传统礼仪规范。在用料上,根据不同场合、不同时节选用绫、罗等。在制作中,每一件服装都严格按照工序逐步完成。只有这样,新中装才能经久耐穿、版型规整。”
耗时两年复制唐代“半臂”
测量、打版、裁剪……走进赵波的汉服工作室,他一边拿皮尺测量尺寸,一边在牛皮纸上打版,几分钟时间,一件汉服道袍的纸样就制作完成。
一张条案、一条皮尺、一把剪刀……正是在这间极简的工作室内,赵波成功复制了汉代素纱褝衣、唐代半臂、宋代合领衫、元代合领袍等百余件精美汉服。
赵波说,传世的唐代服饰少,因此,还原唐代“半臂”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
“‘半臂’是唐朝时期起到装饰性作用的一种服饰,有点像现在大家穿的‘坎肩儿’。”赵波介绍,从选材到制作完成,耗时两年多时间,他终将唐代“半臂”成功复制,仿若让沉睡千年的汉服“活”了起来,重新走进当代人的视野中。
“制作过程中,寻找合适的面料是个难题,这件‘半臂’的面料取材自一件罕见的旧衣服,其面料制作技艺与唐代‘半臂’面料一脉相承。”赵波说。
赵波表示,要让古老的汉服制作技艺“活”起来,也要守住其“精髓”。如今,许多制作汉服时需要的麻、棉、皮、竹等面料因制作工艺复杂,早已无法在市场上购买到,这些珍贵面料只能由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订织。
“汉服文化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赵波表示,最好的传承便是让汉服走到人们的身边,走进人们的生活。
愿汉服走出国门、绽放海外
为更好传承展示我国服装服饰文化,2014年,他集合所收藏的藏品,打造了永清县服装博物馆。该博物馆展厅面积3000平方米,馆内藏品达2000余件,是我国目前面积最大的综合类服装博物馆。
走进服装博物馆,各朝代服装服饰、民族特色服饰及鞋帽、挂件、手摇缝纫机、清末青铜熨斗等物品呈现眼前,清晰展现了我国传统服饰在面料、纹样、结构和形制上的演变历程,以及不同朝代、不同时代服装礼仪的文化脉络。
研学、设计、展示、交流……赵波将永清服装博物馆打造成为汉服文化的传播基地,还通过积极推广传统汉服和新中装,多次带领团队参加国内外的文博会、展会和比赛,斩获了多项大奖,为保护、传承、推广汉服文化作出贡献。在国外,他在俄罗斯举办“赵波与汉服”海外首映礼、丝路汉服秀和赵波说汉服之丝路巡讲;在国内,他走进清华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北京服装学院、江南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等六省十余所高校,开展非遗文化讲座,在高校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如今,赵波通过网络创新文化传播方式,以微信公众号、抖音“赵波说汉服”为载体,圈粉了很多汉服爱好者。他表示,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让更多人可以学习汉服文化、亲手制作汉服,也希望我国传统汉服文化能够走出国门、绽放海外。(记者 张泰源)